季丰轩画廊欣然呈献「瞬影留芳」群展,为法国五月艺术节联办节目之一。 展览聚焦花卉静物画,以法籍华裔现代艺术家常玉于三十年代一幅静物杰作为核心,连接古今,上溯十七世纪佛兰芒画派艺术家华特・美顿斯 (Wouter Mertens),并对照现代主义艺术家卡特林 (Bernard Cathelin)、彭贡潘 (Pierre Boncompain)、米歇尔・亨利 (Michel Henry),进而下及当代艺术家齐亚德・达卢勒 (Ziad Dalloul)、丹尼・拿杰 (Denis Laget)、诹访敦、小林孝亘、思凯・格拉布什 (Sky Glabush) 、崔秀汀 (Choi Soo Jung)等逾十多幅作品。
静物画由单纯的逼真描绘演变为艺术家思考和表达的媒介。 十七世纪的静物画追求细节与光影,以见物质丰腴。 踏入十九世纪,现代艺术崛兴,静物画超越直观再现,探索形式、色彩、构图与意象等表现手段。 当代艺术家则扩展此题材的边界,融入情感,承载哲思,从而扣连可见的物质世界与无形的思想世界。
「静物画」法语为 nature morte,英语 still life 源自荷兰文「stilleven」。 静物在十五世纪前皆是宗教肖像画的点缀,十七世纪后才盛行于荷兰和佛兰芒地区,并独立发展。 其时海上贸易兴盛,新兴中产以绘画装点居所,彰显品味与富足生活,「华丽静物画」(Pronkstilleven)应运而生,画中珍宝诸如银器、瓷器和异国水果琳琅满目,画家以精湛技巧再现物件, 色彩绚丽,几可乱真。 另一方面,虚空派静物画(vanitas)常蕴含警世寓意,以凋零花果、骷髅和沙漏道出万物皆空,教人深思。
是次展览以佛兰芒地区静物画家华特・美顿斯作品《盛放花卉与小天使和仙女》(Floral Triumph with Putto and Nymph Heads) 引领观者回溯静物画题材的源流,其作品深受华丽静物画大师杨・大卫兹・ 德・黑姆(Jan Davidsz de Heem, 1606-1683)启发。 画中葡萄、柠檬和水蜜桃晶莹饱满,犹如触手可及,正见到当时艺术赞助人对精致画作的需求,画家才华高低也以作品质感逼真与否为准。
十八世纪后,欧洲学院将静物画列为基础教程,地位远不及反映崇高与君主权威的历史画。 及至现代艺术,艺术家以日常无奇的静物画呈现新技法,诠释新观念。 是次展览亮点——常玉三十年代的早期珍贵作品《水果蜜饯、花篮、杯子和碟子》正展现此题材于二十世纪的崭新发展。
常玉在1920年负笈巴黎,与分别来自意大利、苏联和日本的莫迪里亚尼、夏卡尔和藤田嗣治等艺术家,为巴黎注入多元文化和艺术创新精神。 此作融合古今中西,不仅具有中国书法的表现力,继承东方美学传统,也转化了塞尚、马蒂斯等西方现代艺术原理。 画中由不同视点产生的小桌、花篮与杯碟并置于同一空间,拒绝统一的透视法则,上方一抹黑色色块分割空间,简约线条勾勒出物件轮廓,只透过色彩的微妙变化以暗示其体积 感。
塞尚对绘画内在结构的革新探索,以及野兽派的大胆色彩和感性表达,使静物画进入主观和抽象新境。 现代主义巨匠卡特林与彭贡潘亦追随此脉络,二人皆为巴黎画派成员。 卡特林承袭野兽派用色,与那比画派(Les Nabis)的梦幻感,色调深受他游历的国家地区,包括法国德龙省、墨西哥、印度和日本所影响,大面积色块的厚重 颜料,多以刮刀层层叠加,捕捉了每束花的精神本质。
彭贡潘画作色彩同样鲜明,绣上红鸟图案的艳蓝桌布奠定构图,物件摆放形成节奏,笔触展现静物的瑰丽光影,突显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闲适氛围。 米歇尔・亨利将威尼斯的广阔风景与精致的室内花卉并置对比。 他以生动而细腻的印象派笔触,透过写实视角,呈现出场景的壮丽之处。
当代艺术家以静物画凝聚情感和观念,交融文化,也不断挑战其概念界限。 他们致力艺术实验,以不同媒材追求独特感官效果,焕发新意,展现这题材的无穷潜力。
法籍叙利亚画家齐亚德・达卢勒的静物画是对存在本质的沉思。 画作打通内外之隔,营造平行世界。 他拒绝使用法语「nature morte」(直译为「死去的自然」),而选择源自阿拉伯语的表达「沉默的自然」(法语「nature silencieuse」),日常物品如床、桌椅和窗帘超越了 实用性,成为生死、知识、共融与神秘通道的象征。
法国当代艺术家丹尼・拿杰对日常物的描绘呈现出独有暴烈美。 他营造粗放质感,充盈色彩别具混浊不纯之美,他深入挖掘虚空派传统,凋零花束尽见感官的恣意与倦怠,提醒观者世间物质易朽,尽管画作尺幅不大,主题却因而更添 深邃。
两位日本当代艺术家诹访敦与小林孝亘透过静物画解构现实,引发观者对美学与哲学的深入思考。 诹访敦的超写实绘画足以迷惑感官,模糊现实与幻象间的界限。 画中的黑点或火焰忠实重现了他在闪辉暗点症状下所体验的视觉状态,引领观众重新思考何为真实与感知,乃至观看的本质。 小林孝亘透过对日常物品的深度描绘,赋予平凡事物冥想特质,画作常呈现出一种恬淡与静谧感,借用静物的形态和微小细节,体现物品与个人情感及世界的深刻连结。
韩国女性艺术家崔秀汀在画布表面缝线,制造触感,并基于数码色彩机制重构景物,塑造立体形态与视觉幻象。 加拿大中生代艺术家思凯・格拉布什颠覆传统绘画典范,以历史之镜呈现静物画,常将沙子混入颜料以增添画面质感,丰富的画布表面成为颜料交织震荡的磁场。 二人皆为静物画注入了丰富的感官维度。
「瞬影留芳」尽现静物画题材的深广,凝结不同时代风格,反映艺术思想变迁。 从对有形世界的直接描绘,如今蕴含无形之境──深邃情感、跨文化碰撞和无尽创作可能,静物画永远不断启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