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弌 1948
李華弌,1948年生於上海,六歲師從海上畫派晚期著名畫家王一亭之子王季眉學習水墨。十六歲時,跟隨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畢業生張充仁學習西方藝術,後者以現實主義水彩畫而聞名。雖然在「文化大革命」(1966-76年)中,李華弌因精熟筆墨、受過良好藝術教育留在上海做宣傳美工。
七十年代中,李華弌遍訪國內名勝古跡和文化遺址,其中就有安徽省的黃山。他還對古代佛教藝術產生興趣,並不顧漫長艱辛的旅程前往敦煌學習古代窟穴中的佛教繪畫數月。李華弌自學了早期中國畫歷史,並通過對甘肅敦煌石窟佛像的非正式研究,了解中國宗教畫。他曾前往北京參觀展覽,如在1978年,他首次欣賞到北宋山水畫和大型現代西方藝術展,使其大開眼界、印象深刻。
於敦煌(左)及黄山(右)
1982年,李華弌與妻子移居美國三藩市,入讀舊金山藝術學院攻讀美國戰後藝術,兩年後獲藝術碩士學位。李華弌在美國帕薩迪納亞太博物館舉辦了首個作品展,主要展出其敦煌風格的作品和「抽象表現主義」作品。尤其他的抽象風格作品深得著名中國畫學者邁克爾 · 蘇立文 (Michael Sullivan) 的稱讚。
於美國帕薩迪納亞太博物館(左)及展覽現場(右)
接下來的十年,李華弌不斷探索將早期中國藝術元素與抽象繪畫結合的可能性,並在中國畫的重要主題 — 山水,開拓新領域。他在90年代初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代表風格;這一風格以高山峻嶺為基調,代表了對北宋時期山水畫的推崇。一如文人畫家,李華弌一直追求的,是北宋畫中的氣度及優雅,是文人畫中的水墨精神,並且在當代與傳統、天地與人文之間建立獨特的連繫,於是,他歷年來不斷親身探訪中國名山大川,以領悟宇宙自然的氣韻。
過去十數年中,李華弌曾多次遊歷中國名勝,足跡遍及安徽黃山、江西廬山、福建武夷山、湖南張家界、陝西華山、等地。2015年,他花了一個月的長途旅行到安徽省四大名山; 走訪重慶武隆喀斯特的天生三橋; 並專程到四川、湖北、湖南以前無法進入的領域,包括壯觀的武陵源區 (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世界遺產)。
李華弌曾於各大藝術館舉行展覽,包括紐約古根漢美術館、波士頓美術館、中國美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芬蘭赫爾辛基美術館、瑞典北歐水彩藝術博物館。
作品廣為重要美術館收藏,包括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美國克里夫蘭美術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藝術博物館、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美國堪薩斯大學斯賓塞美術館、中國蘇州博物館、香港M+、香港藝術館。
1999年於古根漢美術館(左)及2004年於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右)
-
Magnificent Hills and Pine《立松重嶺》, 2006
-
Forever Young《不老》, 2011
-
In the Spirit of the Big Dipper 《北斗之虛》, 2014
-
Landscape 《山水》, 2016
-
Endless Life《生生不息》, 2017
-
Wind Riding 《翔翥》, 2017
-
Boundless Life 《生命無涯》, 2017
-
A Boundless World 《海闊天高》, 2017
-
An Uncompromising Heart 《毅心毅骨》, 2018
-
Episode of Clouds and Water 《雲水一章》, 2010
-
Ripples of Gleam《漾清輝》, 2017
-
Zen of Winter《冬之禪》, 2019
-
Song of Pines and Falling Water《泉聲松籟》, 1999
-
Landscape《山水》, 1999
-
Landscape《山水》, 2003
-
Antique-like Beauty Between Cliffs《崖間蒼古》, 2012
-
Immortal Mountain – Passage to Pureland 《仙山-天景通》, 2013
-
Immortal Mountain – Pureland Streams 《仙山-天景流》, 2014
-
Untitled 《無題》, 2014
-
Untitled《無題》, 2015
-
Landscape 《山水》, 2015
-
Untitled《無題》, 2015
-
Untitled《無題》, 2016
-
Landscape I 《山水 (一)》, 2018
-
A Vision from a Grand Cliff 《崖高心遠》, 2018
-
Landscape II《山水 (二)》, 2018
-
In the Density of Mist 《煙鎖山巒》, 2018
藝術評論
邁克爾 · 奈特(倪明昆,Michael J. Knight)
前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資深策展人
…… 1982年,李華弌和他的妻子抓著機會前往美國,定居三藩市……進入舊金山藝術學院學習,於1984年獲得藝術碩士學位。…… 李華弌在藝術學院的老師們傳授的都是後現代理論,並鼓勵他使用中國題材和技巧去開創自己的風格。在這種想法的引導下,李華弌開始明白,他的藝術挑戰並不限於將中國和當代西方連起來,更要將古代中國與中、西現代連起來。……
…… 李華弌在北宋時期( 公元960-1126)的壯麗山水畫傳統中找到靈感。……他根據一套藝術、理論和哲學基礎, 而非按照他的能力所在,去刻意地選擇他的藝術路線。首先,他汲取了北宋恢宏的山水畫的視覺吸引力。郭熙的《早春圖》是李華弌的最愛,這是一幅最複雜、最具視覺震撼力的中國畫之一。……
……李華弌對李成的探索,不限於遍讀文獻,還跑到李成的故鄉-現在的山東省青州臨淄。在那裡,他體會當地的山水、松樹和整個環境。他還攀涉人跡罕至之地,以推敲李成的生活環境會是甚麼模樣。李華弌在他的作品中不僅嘗試捕捉李成的繪畫技術,還盡可能在當世環境追溯李成所見所感。……
…… 按正宗後現代風做法, 李華弌廣納百家之說為他的作品立論。他以潑墨去造山水畫的框架構圖,而從抽象表現主義和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大師張大千的作品和著作中找到潑墨技巧的理論根據。(張大千本身也受到抽象表現主義的影響。)他還在中國更早典籍中找到理論基礎……
摘錄自〈李華弌:過去和現在〉
(原以英文刊載於2007年英國倫敦Eskenazi畫廊《李華弌的山水畫》展覽圖錄)
羅伯特 · 毛瑞(Robert D. Mowry)
哈佛藝術博物館亞洲部榮譽主任
…… 李華弌從北宋時期偉大的山水畫尋求靈感,又採用宋代風格的筆法,與師承董其昌(1555年-1636 年)的清代追隨者的傳統中國水墨分道揚鑣。此外,李華弌的山峰在畫中上不見頂、下不見底,捨棄全景,僅取近觀,是超出北宋框框的手法…… 將背景山峰放於特別角度,以便風景元素推到畫的最表面,為畫作加添壯偉和動感,一如風景的簡化使之格外直接、懾人。這些特點給李華弌的畫作注入了一份新意和現代感。……
…… 雖然熟諳西方風格,李華弌擁護並熱心於挽救和復興經典中國傳統,然而他著意使他的畫作與傳統水墨明顯不同……
摘錄自〈李華弌:近作〉
(原以英文刊載於2010年英國倫敦Eskenazi畫廊《李華弌的樹、石、霧、山》展覽圖錄)
索倫 · 麥理肯(Souren Melikian)
藝評人
……李華弌於1948 年出生於上海一個富裕家庭,一個如此背景的中國畫家竟可安然渡過文化大革命, 已經足以令人驚訝。然而,真正轟動的是他無以匹比的大師級畫藝,既收納了中國文人的源遠傳統,並把它帶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筆尖輕撥間,灰、黑隱約交替,淡墨的渲染,小松樹沿崖線蓄勢待發等等,都見證著李華弌對北宋(11 - 12世紀)大師們的推崇 — 這幅山水有著夢中美景的飄逸。然而,小心細看,不管是這幅山水又或是畫家其它作品,都不像宋代繪畫。……
……按氣韻而言,這些山水畫毫無疑問是中國風格,但在畫面構圖、更微的細節以及光線處理上,卻又界定出一種在中國前所未見的全新藝術創作。……
摘錄自〈靈感源自東西文化,一位大師的出世眼界〉
(原以英文刊載於2007年11月2日出版之《國際先驅論壇報》)
2015年,李華弌於湖北
沈揆一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美術史論與批評教授
……在當代中國畫家中,有一些人採用傳統媒材來表現其藝術,李華弌(1948 年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以其山水畫作獨樹一幟。……
……他先將自然景象的序列分割打亂,然後以出人意料的方法重組畫面。我們或許可以說他的觀念是十分後現代的,因為他完全解構了我們世界以及他參考的中國古典繪畫中現存的結構。但是他的作品之所以動人,是因為他使我們相信他的作品再現了宇宙的本質,而他的每一幅作品則向我們展現了其中一部份不完整的碎片。……
……他的作品深深打動我們,同時感情有所克制,從不過份張揚。作品之力量在於他把握到了文人畫的特質,也就是中國哲學數百年來所傳輸的理念,那是不受時間所動搖的永恆價值。 ……
摘錄自〈筆墨之趣-李華弌的山水〉
(刊載於2018年Rizzoli 及季豐美術出版社之《李華弌 心寬山水遠》)
吳洪亮
北京畫院副院長
……李華弌老師的畫是在繼承中求發展, 而不是一味的在求「變」。……李華弌老師的藝術明顯有別於元代以來的文人畫系統, 他試圖遠接宋人,試圖用筆墨完成對於造化性格的準確描述,他是在有效地表達框架中的寄情。換言之,李華弌老師是在繼承中國另一脈的傳統,是對於文人畫邏輯之前更遠端的中國繪畫理念的追溯。他追尋的不僅是這個傳統的精神, 更包括一份做人、做事、創作、以至生活細節都「講究」的信念……
……而他作品的「廣大」正是由無數的「精微」編織而成的。這樣「意象」的建構,我理解為「匠心」,而不是「匠氣」。畫山是山,畫水是水,也是一種境界。……
摘錄自〈師造化之奇-觀李華弌作品答客問〉
(原刊載於2016年香港季豐美術出版社《奇觀異景-李華弌新作展》展覽圖錄)
-
山銘水繡
新加坡法國文化協會 2024年9月6日 - 9月27日季豐軒欣然宣佈在新加坡的首展「山銘水繡」,集合多位跨代、跨文化藝術家的作品,旨在探討風景 — 作為藝術靈感以及個人經歷和集體歷史的載體,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和概念上的演變。展覽追溯參展藝術家的想像領域,探討他們從自然、過往遺產、現代性以及文化關係等角度對環境的回應。 展覽匯集了當代藝術家李華弌、薛松、齊亞德・達盧勒 (Ziad Dalloul)、白明和朱銘,以及現代藝術家謝景蘭、貝爾納・布菲 (Bernard Buffet)、喬治・馬修 (Georges Mathieu)、奧斯瓦爾多・維加斯 (Oswaldo Vigas)、卡特林( Bernard Cathelin) 和克洛德・維納爾 (Claude Venard) 的作品,帶領觀眾超越傳統風景畫的範疇,深入自然、藝術、傳統和時代演進之間的關係。山「銘」水「繡」鋪陳不斷擴展的表達語言領域,包含不僅自然的法則,也承載著我們的生活空間及其不斷變化的環境。 這些藝術家的媒介和手法各異,或具像或抽象,但同樣有多元文化背景,能在他們的想像領域中召喚大自然的力量,將自然與我們的生活體驗相結合,投射出人類內心世界的風景。 李華弌、謝景蘭、薛松、白明和朱銘的作品都有中國傳統對自然的深厚精神聯繫,但他們對材質各有選擇,對形式和空間各有詮釋,開闢了當代藝術的新視野。 戰後巴黎由抽象主義主導,但伯納德・布菲和克勞德・維納爾仍堅持自我的具象風格。他們同樣以強烈的輪廓和棱角分明的形象為語匯,但筆下的巴黎氛圍截然不同。 奧斯瓦爾多·維加斯和齊亞德・達盧勒來自不同的大陸,屬於不同的世代,他們從各自的文化傳統角度思考人與自然的交織關係。維加斯的拉丁美洲風景畫狀如女性混合體,而達盧勒從不直接畫人,畫布上的日常物品是他的「室內景觀」,用以暗示人跡。更多 -
金墨無界 — 李華弌近作展
大館 F 倉展室 2021年11月25日 - 12月12日季豐軒於大館 F 倉展室舉辦《金墨無界——李華弌近作展》......更多 -
三十而立
季豐軒畫廊成立30週年展覽 2021年6月14日 - 8月31日 -
天道 ‧ 人本 — 李華弌作品展
香港中環雪廠街二十號地下 季豐軒畫廊 2019年11月13日 - 12月14日《天道 ‧ 人本》展出兩件李華弌最新創作之「重屏山水」作品,以及三組精巧扇面作品更多 -
紙 ‧ 醉 ‧ 金 ‧ 迷 — 李華弌個人作品展
蘇州博物館 2017年9月27日 - 12月17日李華弌個人作品展《紙 ‧ 醉 ‧ 金 ‧ 迷》在9月27日至12月17日於蘇州博物館新館隆重舉行。更多 -
重屏山水 — 李華弌個人作品展
香港中環雪廠街二十號地下 季豐軒畫廊 2017年3月21日 - 4月21日 -
奇觀異景 — 李華弌新作展
香港中環雪廠街二十號地下 季豐軒畫廊 2016年3月22日 - 5月21日著名當代水墨藝術家李華弌首次於香港展覽最新作品更多
-
展位C01 | 季豐軒參展東京現代展會2024
2024年7月4日 - 7月7日季豐軒畫廊榮幸宣佈首次參展東京現代藝博會。畫廊帶來一系列題材豐富的精選佳作,來自知名藝術家李華弌、謝景蘭(拉蘭)、白明、薛松、張弓、丹尼.拿傑(Denis Laget)、瑪蒂奧.培利思(Matteo Pugliese)、奧斯瓦爾多.維加斯(Oswaldo Vigas)、齊亞德.達盧勒(Ziad Dalloul)、喬納斯.伍德(Jonas Wood)。本次作品展現藝術家對於東西文化精髓的傳承與重塑之探索,呈獻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東京現代展會 2024 展期 貴賓預展(只限獲邀請人士出席) 7月4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5時 開幕之夜 7月4日(星期四)下午5時至晚上8時 展會開放時間 7月5日(星期五)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7月6日(星期六)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7月7日(星期日)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場地 日本橫濱國際平和會議場 了解詳情更多 -
水墨藝博 2023 | 展位 H6
2023年10月4日 - 10月8日季豐軒畫廊欣然宣佈參展水墨藝博2023。畫廊精心策劃並呈獻著名亞洲當代藝術家李華弌、白明及潘公凱的傑出水墨及陶瓷作品。是次展出作品將突顯藝術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反思及創新精髓。 水墨藝博 2023 展期 貴賓預展 (只招待受邀人士)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下午二時至九時 展會開放時間 2023年10月5 – 7日, 星期四至六 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七時 2023年10月8日, 星期日 上午十一時至下午六時 場地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3E展覽廳 了解更多更多 -
ART SG 新加坡藝博會 2023 丨 展位 BI06
2023年1月11日 - 1月15日季豐軒畫廊於 ART SG 新加坡藝博會聚集八位傑出藝術家作品,分別為齊亞德・達盧勒(Ziad Dalloul)、皮耶羅・多拉齊奧(Piero Dorazio)、李華弌、謝景蘭、喬治・馬修(Georges Mathieu)、尼古拉斯・帕蒂(Nicolas Party)、薛松和喬納斯・伍德(Jonas Wood)。更多 -
北宋山水美學的現代意義
2022年11月5日中國山水畫發展至北宋而完備成熟,大師輩出,展現出文人心中丘壑, 其優雅與修養 「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理想,無疑是中國藝術難以逾越的高峰 。是次沙龍以「北宋山水美學的現代意義」為題,從歷史脈絡及藝術創作角度探討北宋山水之深遠影響。 日期:2022年11月5日(週六) 時間:下午2:30-5:00 地點:香港中環大館總部大樓地下01-G04-G05 語言:普通話 第一部分 藝術講座:北宋山水美學的現代意義 講者:蔣方亭博士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蔣博士於這場講座將從藝術史角度切入,剖析北宋山水畫的美學傳統、其審美觀對當下藝術發展的啟示。 蔣方亭博士的研究領域為中國書畫史及鑑藏史,她先後於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取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曾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任博士後研究員,為項⽬「浮世清⾳——晚明江南藝術與⽂化」的策展⼈及圖錄主編之⼀。目前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任副研究員,是其開幕特展「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的策展人與圖錄主編之一。 第二部分 與藝術家李華弌對談 第二部分藝術家李華弌將與季豐軒畫廊主管林芳如及畫廊副主管王怡然對談,闡述北宋山水對其創作的啟發,共同探索文人修養於繪畫上的體現,並以李老師將金箔物料融入水墨的藝術探索,討論傳統水墨在當代的價值。 關於藝術家 李華弌1948年生於上海,1982年移居三藩市。他的中國傳統筆墨修養爐火純青,同時融合西方藝術概念和當代手法,為傳統山水畫開拓一個全新方向。李華弌自2008年以來開始新嘗試,將水墨畫在日本古董金屏風上,代替紙本。2019年又另一突破,不限於在現成的金色背景上墨,而是以水墨及金箔自由地鋪排於絹本上,作品中充滿詩意,令人沉醉的夢幻世界放射著光和無限空間,風格前所未見 。 研討會中所分享或表達的所有資料、意見及觀點均來自講者的個人研究,只屬於其個人看法,並不代表季豐軒立場,而且並不構成對任何藝術家、產品或藝術品的認可。更多 -
從李華弌的繪畫看中國水墨畫的傳承與未來
大館賽馬會立方 2021年12月5日
-
展位C01 | 季豐軒參展東京現代展會2024
2024年7月4日 - 7月7日季豐軒畫廊榮幸宣佈首次參展東京現代藝博會。畫廊帶來一系列題材豐富的精選佳作,來自知名藝術家李華弌、謝景蘭(拉蘭)、白明、薛松、張弓、丹尼.拿傑(Denis Laget)、瑪蒂奧.培利思(Matteo Pugliese)、奧斯瓦爾多.維加斯(Oswaldo Vigas)、齊亞德.達盧勒(Ziad Dalloul)、喬納斯.伍德(Jonas Wood)。本次作品展現藝術家對於東西文化精髓的傳承與重塑之探索,呈獻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東京現代展會 2024 展期 貴賓預展(只限獲邀請人士出席) 7月4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5時 開幕之夜 7月4日(星期四)下午5時至晚上8時 展會開放時間 7月5日(星期五)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7月6日(星期六)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7月7日(星期日)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場地 日本橫濱國際平和會議場 了解詳情更多 -
水墨藝博 2023 | 展位 H6
2023年10月4日 - 10月8日季豐軒畫廊欣然宣佈參展水墨藝博2023。畫廊精心策劃並呈獻著名亞洲當代藝術家李華弌、白明及潘公凱的傑出水墨及陶瓷作品。是次展出作品將突顯藝術家對於中國傳統文化遺產的反思及創新精髓。 水墨藝博 2023 展期 貴賓預展 (只招待受邀人士) 2023年10月4日, 星期三 下午二時至九時 展會開放時間 2023年10月5 – 7日, 星期四至六 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七時 2023年10月8日, 星期日 上午十一時至下午六時 場地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3E展覽廳 了解更多更多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3 丨 展位 D13
2023年5月11日 - 5月14日季豐軒畫廊榮幸宣佈首次參展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甄選畫廊藝術家的前沿之作,匯集廣博的文化體驗及全球視角,以新穎出眾手法連緊東西方藝術。更多 -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2023 丨 展位 3E03
2023年3月21日 - 3月25日季豐軒畫廊欣然參展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2023,呈獻一系列精心挑選的現當代藝術家重要作品。更多 -
ART SG 新加坡藝博會 2023 丨 展位 BI06
2023年1月11日 - 1月15日季豐軒畫廊於 ART SG 新加坡藝博會聚集八位傑出藝術家作品,分別為齊亞德・達盧勒(Ziad Dalloul)、皮耶羅・多拉齊奧(Piero Dorazio)、李華弌、謝景蘭、喬治・馬修(Georges Mathieu)、尼古拉斯・帕蒂(Nicolas Party)、薛松和喬納斯・伍德(Jonas Wood)。更多 -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2022 丨 展位 1B26
2022年5月25日 - 5月29日 -
典亞藝博 2020 | 藝薈香港—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 | 展位 C2 及 S24
2020年11月27日 - 11月30日季豐軒畫廊於「典亞藝博」呈獻李華弌及潘公凱之水墨作品,以及於「藝薈香港—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展出趙無極、謝景蘭、喬治.馬修之抽象油畫。更多 -
ART021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 《李華弌個人作品展》
2018年11月8日 - 11月11日季豐軒畫廊今年首度參展2018 ART021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展位E10),呈獻中國當代水墨畫大師李華弌個人作品展,展出全新金屏風作品、重屏裝置作品及經典山水作品。 李華弌是一位遊走古、今、東、西的藝術家。自幼學習中國傳統繪畫,八十年代移居美國攻讀西方藝術。他的藝術風格由北宋山水繪畫啟發,結合西方藝術理論訓練,把當代意識注入中國文脈,以極緻筆觸建構宏大構圖,描繪想像中的山水,並將文人畫的永恆價值帶到當代領域。 展覽中兩幅金屏風作品《逸意寧遠》及《毅心毅骨》是今年全新創作。他選用金箔地日式屏風取代宣紙,以嶄新形式呈現傳統筆墨的力量。金的張力與水墨的安靜形成一種平衡,墨色與金箔在燈光反射下互相襯托,作品整體面貌更顯蒼勁雄渾。 另一幅重屏裝置作品《臥雪》呈現一種全新的大型山水畫形式。在牆面上的大幅屏風前方掛一立軸,是為「重屏」。前置的掛軸提供了一個視覺焦點,掛軸的畫面與後方屏風巧妙拼合,令二維的水墨畫產生立體視覺效果。作品探索繪畫的空間概念,亦反映藝術家對當代語境下傳統繪畫陳列與觀賞方式的思考。 紙本設色水墨作品《月柏圖》及兩幅扇面作品,則是李華弌經典山水之作。畫面中月下柏樹充滿難以壓抑的聳動、攀依崖壁的蒼松挺拔特立,既有工筆的優雅精微,又有寫意的恢宏大氣,氣韻生動。更多 -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17 《李華弌個人作品展》
2017年3月23日 - 3月25日亞洲視野 展位 3D46 季豐軒畫廊於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2017隆重呈獻「李華弌個人作品展」,展位於「亞洲視野」(Insights) 3D46。 展覽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美術史論與批評教授沈揆一策展,共展出李華弌三幅水墨金箔地日式屏風作品。為了呈現金屏風作品的視覺力量,特別邀請了著名建築及室內設計師梁志天先生及團隊設計展位空間,以及燈光設計師關永權先生進行燈光佈局,將金屏風作品的微妙變化演繹出一種獨特的觀感。 沈揆一教授在策展文章寫道: 「於當今芸芸中國藝術家中,李華弌別具一格。他的作品雖採用傳統題材及物料,卻洋溢強烈的現代情感、不同凡響的原創意念。...... 李華弌的想象可說體現一種近乎浪漫的現代奇觀,是自然世界中箇有的永恆之美。他的作品風格接近南宋繪畫,構圖及概念卻反映當今時代的世界主義。......李華弌近期的山水畫作,特別是以屏風形式的創作,更拼發出澎湃力量......這種在早期作品中的割裂現在更邁進另一層次:李華弌沒有把山峰刻劃為全然靜寂,反而為其添上難以壓抑的聳動。就像以虛擬現實衝擊想像,或介入已給新視覺科技轉化的世界中,李華弌近期作品中的懸崖、山峰、樹木充滿動感,創造出一種嶄新幻像。......」 公眾開放時間 2017年3月23日,星期四,下午1至8時 2017年3月24日,星期五,下午1至9時 2017年3月25日,星期六,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地點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