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 · 馬修 1921-2012

生平

作為抒情抽象主義之父和行動繪畫先驅之一,法國激進畫家和理論家喬治.馬修影響了世界各地的一代藝術家,並被美國戰後藝術評論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推崇為「最強的歐洲新晉畫家」。馬修受東方書法所影響,亦欲尋求較以往抽象主義藝術家更富直覺性和原始的表達方法。他為其抒情抽象手法著述立論,並歸納成四個主要準則:「落筆速度為首要」、「無預先存在的形」 、「無預先策劃的動勢」,以及在創作過程中進入「猶如入迷的凝神狀態」。他以極快速度繪畫,並直接從顏料管擠出條狀顏料,畫作充滿爆炸力。馬修常將表演元素注入繪畫之中,他穿上戲服在觀眾注視下繪製巨幅油畫,啟發了1960年代的行為藝術及偶發藝術 (Happenings),如日本戰後的前衛藝術具體派(Gutai)。

 

 馬修的藝術風格經歷多次演變:

四十年代初‧抽象實驗

馬修標誌性的「導管主義」(Tubism)主張直接從顏料管擠出條狀顏料作畫。他早期的實驗性「滴流」技法即是其發端。

 

四十年代末‧始創抒情抽象

馬修開創全新美學風格——「抒情抽象」,強調藝術家的直覺和自發性,抗衡枯澀冷漠的幾何抽象風格。

 

五十年代‧享譽國際

馬修對東方書法的探索影響了他的抒情抽象理論,書法特質開始呈現在他的畫作,筆觸變得更快、更鋒利、更直觀,綫條與純色背景的對比也愈加鮮明,使人聯想起中國傳統書法「狂草」那澎湃能量與即興筆觸。馬修首度嘗試斑點派(Tachiste)風格作品(源自法語的“tache”,意謂污點或污漬)。他將表演元素引入繪畫之中,巨幅畫布成了他的表演舞台,為觀眾展示「潑墨之舞」。

 

六、七十年代‧應用藝術

這是他在法國聲名鵲起的高峰期,馬修的創作廣為法國人民認識,他參與掛毯、郵票、大型雕塑、建築、商標設計等的創作。

 

八十年代及晚期‧宇宙時期

馬修的抒情抽象風格更趨成熟,他的繪畫變得更具爆發力和強烈情感,標誌著其「宇宙劇變」,將豪邁的力量及鮮明對比的色彩充滿整個畫面。

作品
風格

早年生活

1921年1月27日,喬治.馬修生於法國北部濱海布洛涅(Boulogne-sur-Mer),12歲時遷居至凡爾賽,中學時習希臘語、俄語和西班牙語。1941年,馬修於里爾大學攻讀英語文學及法律。 1942年,他自學繪畫,主要創作風景畫和肖像畫,並開始探索非具象畫。除藝術家身份以外,他亦於杜埃中學教授英語,擔任美國陸軍翻譯員,及於比亞里茨的美國軍事大學任法語教授。

 

藝術風格發展

 

四十年代初‧抽象實驗

1944 年,馬修開始發展抽象風格。他首次以實驗性「滴流」技法繪畫作品,比美國抽象主義畫家傑克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47年首次使用「滴畫法」更早了兩年。然而,馬修很快轉向他所創的「導管主義」,直接從顏料管擠出條狀顏料作畫。

 

四十年代末‧始創抒情抽象

1947年,馬修遷居巴黎,並於美國船運公司United States Lines 擔任公共關係主管,同時繼續探索繪畫。同年,馬修為了抗衡枯澀冷漠的幾何抽象風格,開創全新美學風格——「抒情抽象」,強調藝術家的直覺、自發性、爆發力,從藝術傳統中得到自由解放。他在巴黎盧森堡畫廊籌辦首個名為《想像》(L’Imaginaire)的群展,與藝術評論家米歇爾.塔皮耶(Michel Tapié)密切合作策劃展覽,包括《H.W.P.S.M.T.B.》(科萊特.阿蘭迪畫廊,1948年)、《白與黑》(兩島畫廊,1948年)、Véhémences confrontées (尼娜.多塞畫廊,1951年),匯聚法國和美國抽象畫家,最先將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引進法國,肯定馬修在歐美藝術界的重要地位。

 

五十年代‧享譽國際

自五十年代初,東方書法為馬修的抒情抽象理論與創作提供重要靈感。1950年,他在巴黎勒內.德魯因畫廊(Galerie René Drouin)舉辦了首次個展。法國文化部長及作家馬樂侯(André Malraux)讚嘆︰「終於出了一位西方書法家!」自1952年始,馬修開始走進國際藝壇。馬修在整個年代,遊走日本、美國、巴西、阿根廷、中東等全球不同地方,舉辦展覽及創作,他將表演元素引入繪畫之中,穿上戲服在觀眾的注視下繪製巨幅油畫,將創作化為即興的藝術行動,啟發了1960 年代的行為藝術及偶發藝術。1956 年,日本前衛「具體派」藝術運動宣言亦對馬修作畫技術予以「高度讚譽」的肯定。

 

六、七十年代‧應用藝術

六、七十年代,馬修的創作廣為法國人民認識。他意識到藝術家對社會的主要職責,將創作拓展至生活層面,例如與法國塞夫爾國家製造廠合製的掛毯、由法國造幣局委託設計的10 法郎硬幣、為法國新電視頻道Antenna2 設計的官方台徽,以及由法國航空邀請設計一系列的海報。

 

八十年代及晚期‧宇宙時期

八十年代,馬修的抒情抽象風格更趨成熟。從1985年開始,他的繪畫變得更具爆發力和強烈情感,標誌著其「宇宙劇變」。他摒棄中心構圖,將豪邁的力量及鮮明對比的色彩充滿整個畫面。

 

2012年6月10日,喬治馬修於法國布洛涅-比揚古(Boulogne-Billancourt)逝世,享年91歲。

展覽
活動
藝術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