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明在羅馬的重要個展
2024年4月15日 意大利著名的羅馬國立現代及當代美術館,將舉辦中國當代藝術家白明重要個展 「百維交匯」。 是次展覽由季豐藝術文教支持,為白明三十年藝術生涯的重要里程碑,連結傳統與當代、表達與技巧、美學與生活。 白明巧妙融合出色技巧與自由表達,其藝術生涯無疑挑戰了傳統與現代的界限,彰顯了藝術對生命的無窮啟發。 展覽詳情 白明 -「百維交匯」 2024年4月24日至6月30日 羅馬國立現代及當代美術館 展覽匯集逾80件跨媒材作品,包括陶瓷、裝置、水墨和漆畫,全面探索這位跨媒材藝術家的創作,其創作材料植根中國文化底蘊,透過藝術家超卓技藝轉化為嶄新表達。 比例、透視、光線與空間相互交融,傳統與現代會合,賦予白明作品新意,突顯傳統文化的創新可能。 策展人、昂蒂布畢卡索博物館館長讓·路易斯·安德拉爾,讚譽白明作品:「白明為當代藝術家,作品超越時代,承襲古老藝術史,並以對時代的敏銳及出色的跨媒介 技藝重新詮釋傳統。」 季豐藝術文教作為致力於支持藝文發展,激發創新與傳統對話的非牟利機構,不僅支持白明的藝術理念,也與博物館共享突破界限、連結古今的願景。 誠摯邀請 閣下參與這場在以創新傳統而聞名之城所舉行的盛會,向這位才華洋溢的跨領域藝術家致敬。 更多 -
季豐軒宣佈三名新人事任命及一名升遷
2023年12月5日 季豐軒畫廊榮幸宣佈近期的一系列人事任命及升遷,涉及職位包括副主管(市場發展)、畫廊經理(市場發展)、經理(市場發展)及研究部主管。 季豐軒創辦人及總監季玉年女士表示:「我十分注重人才培養,以建立有專業精神,有理想和充滿活力的團隊,畫廊不斷投入資源聘請優秀人才。今年我們榮幸迎來三位新成員張子渝女士(Christy Cheung),陳佩欣女士(Janice Chan)及鍾幸儒女士(Vanessa Chung)。另外甘芷昀女士(Timmy Kam)也升遷至副主管。她們將與現有團隊共同推進畫廊的使命與願景:支持藝術家發展,促進東西方藝術對話以及推廣重要藝術文化遺產。」 甘芷昀女士(Timmy Kam)升遷至副主管(市場發展),並將持續開發擴展市場,發展維繫與客戶及合作夥伴關係。甘芷昀於2021年加入畫廊,曾任職畫廊經理(市場發展)。於過去兩年中,她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藝術顧問服務,實現了出色的銷售業績。 張子渝女士(Christy Cheung)出任研究部主管。她擁有近十年的藝術研究及寫作經驗,專注於現代、戰後及當代藝術領域。張子渝女士將主導畫廊的研究項目,協助完善策展團隊的內容編撰及加強教育活動。 陳佩欣女士(Janice Chan)任職畫廊經理(市場發展),將致力推動畫廊的業務增長及二級市場發展。同時,她將主管畫廊運營並協助展覽及藝博會。陳佩欣擁有豐富的藝術從業經驗,曾於邦瀚斯香港及佳士得香港擔任專家。 經理(市場發展)鍾幸儒女士(Vanessa Chung)將助力畫廊進一步開拓香港與亞洲市塲,同時參與䇿劃藝博會。加入季豐軒之前,鍾幸儒於佳士得香港擔任專家超過五年。任職期間,她熟悉藝術二級市場並與亞洲藏家建立了緊密聯繫。 更多 -
季豐軒就任藝術家奧斯瓦爾多·維加斯之亞洲代理
2023年3月17日 季豐軒畫廊欣然宣佈與奧斯瓦爾多·維加斯基金會合作,就任拉丁美洲前衛藝術家奧斯瓦爾多·維加斯 (生於委內瑞拉華倫西亞,1923年 - 卒於委內瑞拉加拉加斯,2014年)作品之亞洲獨家代理。季豐軒將會在2023年3月舉行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展出維加斯的重要作品。維加斯致力建構其祖國委內瑞拉的文化景觀,並於1952年至1964年間在巴黎藝壇佔具份量的一席位。 關於藝術家 維加斯的創作靈感來自生命的源流、拉丁美洲的景觀、歷史與神話,其創作扎根於建構主義、不定型藝術及新具象繪畫等多種風格,均以別樹一格的手法呈現。維加斯從探索自身的混血身份(Mestizo,指歐洲人與美洲原住民混血而成的拉丁民族)出發,堅守自己的信念,造出有血有肉的藝術畫面。他是首位委內瑞拉藝術家大膽取材當地已被遺忘的前哥倫布時期源自非洲的文化遺產,將之融入歐洲及美國現代主義。 維加斯的創作涵蓋繪畫、雕塑、版畫、陶瓷及壁毯。他曾舉辦超過百場個展,作品被許多機構及私人收藏。 藝術風格 早年探索(1942年至1952年) 從非常早年開始,維加斯已經深被拉丁美洲的文化根源吸引。作為一個年輕藝術家,他周遊各地,去搜尋反映著自己祖國最真實、最原始的面貌的不同烙印。他的筆記本載滿圖像:岩畫、前哥倫布時期的飾物,以及瓜希拉文化的面繪 (facial painting),這番探索為他奠定創作方向,強化作品的主題貫連,以打造他非常有個性的標誌性畫面。前哥倫布時期的文物尤其激發他去固立自己的象徵語言,以筆下人物和圖像傾訴。 幾何與建構主義時期(1953年至1958年) 1953年至1958年是他的巴黎時期的第一階段,維加斯開始融匯他打造自身視覺語言所需元素,他將建構主義和幾何圖形併入美洲和前哥倫布文物圖像,同時保留著抽象風格的自然如意。隨著他開始創作更多線性結構作品,一種創新的形相匯合,如花盛放,位於世界文化遺產加拉加斯大學城的幾幅巨型壁畫正是代表作。 不定型藝術與書法時期(1959年至1964年) 在五、六十年代之交,維加斯擺脫對抽象手法的依賴,專注於來自感情的動力、所用物料的本質,以及繪畫本身的歷程。畫面上的質感、所載形相的動態和姿勢讓維加斯領會到一些被稱為動能抽象主義的力量:主要是原始性、精神性和形而上的特質。雖則經常超出具象手法,維加斯並無完全與物相決裂,依然經常仿擬動物及野獸,當時不定型藝術和表現主義的思路已經主導著他的想像力,規劃了他未來十年的創作路向。 回歸故里 —... 更多
-
季豐軒宣佈代理藝術家薛松
2023年2月15日 季豐軒畫廊欣然宣佈全球獨家代理中國藝術家薛松。藝術家以燒蝕現成圖像及文本,並用其碎片及灰燼創作拼貼作品的獨特手法聞名,被譽為中國「波普藝術」最重要的成員之一。2022年九至十一月,他於季豐軒畫廊舉辦個展「非常道 — 薛松近作展」。其作品於早前的首屆新加坡藝博會(Art SG)季豐軒展位展出,亦將亮相於三月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畫廊展位。 關於藝術家 薛松於1965年出生於中國安徽,1988年在上海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畢業。他被譽為中國波普藝術(Pop Art)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也是「新海派」藝術家代表人物。 薛松的成長階段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的劇變時代,社會急速現代化,經濟轉型,物質主義興起,挑戰傳統美學的現代藝術運動如火如荼。身處紛繁的上海,薛松具有六十年代出生一代的文化特徵: 對歷史深刻反思、強烈時代感知、個人藝術追求,透過創作觀照社會,建立獨特面貌,與同代藝術家一起推進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 薛松最初的藝術實驗始於1980年代。當時中國正值改革開放,現代藝術運動如火如荼,波普藝術等挑戰傳統美學的思想啟發了不少中國藝術家。受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2008)的早期拼貼作品影響,他在畢業那年開始嘗試拼貼畫,早期作品主要呈現抽象和表現主義。 直至2022年,回溯三十多年的藝術歷程,薛松的創作可分為六大主題:「文化波普」、「新山水」、「中西對話」、「文字與書法」、「大都市」及「法自然」系列。 藝術風格 1991年在畫室的一場火災意外成為了他創作生涯轉變的契機。從此,「燃燒」和「拼貼」成為薛松獨一無二的藝術手法。薛松的作品,是以火焰和灰燼為媒介,通過拼貼手段,把形形色色的印刷品殘片組合成全新的形象世界,並廣泛涉獵社會、政治、傳統、人文、時尚、審美等不同議題。 微觀與宏觀的矛盾,造型與內容的衝突,在他的畫面上不斷地製造出疏離和變異的戲劇化效果。 他的繪畫,是對繪畫本體的解構和再造。經過解構與重新建構,各種圖像在互為呼應或衝突之中被賦予全新的意義,藉此反映藝術家對東方與西方、歷史記憶與當下現實、傳統文化與現代觀念、全球化與個體等各種議題的思考及隱喻。 近年來,薛松以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及個人經歷為靈感,創作了最新「法自然」系列拼貼作品,呈現藝術家於創作的突破,從圖像敘事轉變到抽象形式。 「季豐軒畫廊分別於2008,2014及2022年與藝術家薛松合作舉辦三次個展,季豐藝術出版社亦於2011年出版了藝術家專論書。於近十五年的合作中,我們一路見證了藝術家的發展與成長,並建立了深厚的信任與情誼」... 更多 -
《謝景蘭:戲夢人生》
大館賽馬會立方 2021年9月11日 季豐軒為紀念謝景蘭百年冥誕所籌備的紀錄片《戲夢人生》首映會於9月11日在香港中環大館賽馬會立方圓滿落幕。 近半小時的紀錄片展示了謝景蘭生平的轉折點,從不同評論家的角度,解釋了謝景蘭融合繪畫丶音樂和現代舞蹈的“綜合藝術”,讓觀眾回顧藝術家40年藝術發展的重要時刻。此紀錄片的製作亦充份顯示出季豐團隊3年的研究成果,體現了畫廊一貫嚴謹的態度、對質素的堅持及精益求精的精神。 同時,季玉年女士正式對外公佈,謝景蘭線上文獻庫將於10月1日正式上線。文獻庫有系統地記錄了藝術家由1958年至1995年創作接近480幅作品,以及相關的展覽、出版記錄和過往藝評摘錄,希望籍此促進謝景蘭藝術的研究,尤其令全球的藝術愛好者能深入了解這位法籍華裔女性藝術家的成就及傳奇。 此外,季女士亦欣然宣布謝景蘭專論書將於12月1日正式發行。此書由季豐美術出版社與Rizzoli合作出版,選輯160餘幅謝景蘭的油畫及紙本作品,收錄專論書作者、哲學博士維羅妮卡.卑爾根撰寫充實前序分析謝景蘭的藝術事業,重要藝評摘錄以及詳盡的生平照片及故事。 《謝景蘭:戲夢人生》 日期及時間 2021年12月5日下午3時至5:30時 場地 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 賽馬會立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