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鴻遠客 — 盧志榮雕塑作品展

2022年4月30日至7月30日
  • 展覽現場,「驚鴻遠客 — 盧志榮雕塑作品展」,2022年4月30日至7月30日 © 季豐軒畫廊 2022
  • 驚鴻遠客 — 盧志榮雕塑作品展
     

    季豐沙龍欣然開幕,呈獻「驚鴻遠客 — 盧志榮雕塑作品展」 。闊別香港四十餘載,盧志榮重回故土,與我們分享他這批動人的雕塑,當中展現出他對美、人生和文化的體會。這些迷人的作品的靈感來自他的精神導引,他稱之為「天使」 。從他童年時生活在港島東的小漁村開始,這股力量一直引領和陪伴著他。

     

    盧志榮的雕塑作品彷彿是一群信使,引發問題、提出質疑、打破限制、詮釋未知,甚至解開那些可能永遠無法破譯的謎團。希望這群天使遠客能點燃人們對藝術的熱愛,培育文雅的品味。

  • 「他們總會適時地帶我逃離世俗的時空羈絆,還我無拘無束的心境。」

    — 盧志榮

  • 很久以前,在香港東岸一個海灣,用隨手拈來的廢紙摺疊而成的紙鳶可以說是我最初遇上的天使,他們在瀰漫著鹹魚味道的微風中飄盪;偶爾,他們也化身為用冰棍棒造的小艇出現,載浮載沉地在污水上航行,爲了撈起他們,我能悍然不顧,跌進水裏,曾因而多次遇溺。每遇這些天使,我為他們插上翅膀,好帶我遨遊天際遠方;每遇這些遠客,我為他們植入動力,好帶我穿越童年平凡的孤寂。 很久以前,在香港東岸一個海灣,用隨手拈來的廢紙摺疊而成的紙鳶可以說是我最初遇上的天使,他們在瀰漫著鹹魚味道的微風中飄盪;偶爾,他們也化身為用冰棍棒造的小艇出現,載浮載沉地在污水上航行,爲了撈起他們,我能悍然不顧,跌進水裏,曾因而多次遇溺。每遇這些天使,我為他們插上翅膀,好帶我遨遊天際遠方;每遇這些遠客,我為他們植入動力,好帶我穿越童年平凡的孤寂。

    很久以前,在香港東岸一個海灣,用隨手拈來的廢紙摺疊而成的紙鳶可以說是我最初遇上的天使,他們在瀰漫著鹹魚味道的微風中飄盪;偶爾,他們也化身為用冰棍棒造的小艇出現,載浮載沉地在污水上航行,爲了撈起他們,我能悍然不顧,跌進水裏,曾因而多次遇溺。每遇這些天使,我為他們插上翅膀,好帶我遨遊天際遠方;每遇這些遠客,我為他們植入動力,好帶我穿越童年平凡的孤寂。

  • 驀然回首,這些天使遠客從來沒讓我避世於夢境中。反之,他們揭示了一個隱藏著的事實。呢喃細語,他們訴説另一個領域、另一個維度、另一個文明的存在。他們能在我漫不經意之間,從圍著我的狹窄四壁打開一道縫隙,讓光耀、色彩和對遠方無限的渴望穿透進來。他們悄悄地令我擺脱思維的困囿,取而代之是一個貫通萬物的無際虛空。當我在深淵的邊緣搖搖欲墜時,他們給我穿上輕盈浮離的羅衣,來抵擋沉重時間帶來的暴虐。 驀然回首,這些天使遠客從來沒讓我避世於夢境中。反之,他們揭示了一個隱藏著的事實。呢喃細語,他們訴説另一個領域、另一個維度、另一個文明的存在。他們能在我漫不經意之間,從圍著我的狹窄四壁打開一道縫隙,讓光耀、色彩和對遠方無限的渴望穿透進來。他們悄悄地令我擺脱思維的困囿,取而代之是一個貫通萬物的無際虛空。當我在深淵的邊緣搖搖欲墜時,他們給我穿上輕盈浮離的羅衣,來抵擋沉重時間帶來的暴虐。

    驀然回首,這些天使遠客從來沒讓我避世於夢境中。反之,他們揭示了一個隱藏著的事實。呢喃細語,他們訴説另一個領域、另一個維度、另一個文明的存在。他們能在我漫不經意之間,從圍著我的狹窄四壁打開一道縫隙,讓光耀、色彩和對遠方無限的渴望穿透進來。他們悄悄地令我擺脱思維的困囿,取而代之是一個貫通萬物的無際虛空。當我在深淵的邊緣搖搖欲墜時,他們給我穿上輕盈浮離的羅衣,來抵擋沉重時間帶來的暴虐。

  • 展覽現場,「驚鴻遠客 — 盧志榮雕塑作品展」,2022年4月30日至7月30日 © 季豐軒畫廊 2022
  • 許多人以爲這些驚鴻遠客不過是飛行物體,邀請我們踏上奇幻的旅程;然而,無盡時空所呈現的卻是永恆的真空,等待著我們去定義、去填補、去重新體驗,無論這些遠客在振翅起飛時多麼奪目,他們在降落時那麽真實可觸。 許多人以爲這些驚鴻遠客不過是飛行物體,邀請我們踏上奇幻的旅程;然而,無盡時空所呈現的卻是永恆的真空,等待著我們去定義、去填補、去重新體驗,無論這些遠客在振翅起飛時多麼奪目,他們在降落時那麽真實可觸。

    許多人以爲這些驚鴻遠客不過是飛行物體,邀請我們踏上奇幻的旅程;然而,無盡時空所呈現的卻是永恆的真空,等待著我們去定義、去填補、去重新體驗,無論這些遠客在振翅起飛時多麼奪目,他們在降落時那麽真實可觸。

  • 有些人也許會說,這些遠客是無聲的樂器,等待適合的音樂家來演奏它們。它們流露出無限寂靜,彷彿再次公開邀請我們每一位以一首獨特的樂章、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曲去和應。我們也許會好奇,想知道它們能奏出怎樣的聲音,我們可以在哪裡、以及如何吹奏和把玩它們?它們輸出甚麼頻率的音波、人耳能否捕捉?正如約翰·濟慈(John Keats)的《希臘古甕頌》(Ode on a Grecian Urn)所寫,我們必須用眼睛去演奏,才能聽到那些為心靈吹奏的精神小曲,因為聽得到的旋律是甜美的,而那些聽不到的旋律則更甜更美。 有些人也許會說,這些遠客是無聲的樂器,等待適合的音樂家來演奏它們。它們流露出無限寂靜,彷彿再次公開邀請我們每一位以一首獨特的樂章、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曲去和應。我們也許會好奇,想知道它們能奏出怎樣的聲音,我們可以在哪裡、以及如何吹奏和把玩它們?它們輸出甚麼頻率的音波、人耳能否捕捉?正如約翰·濟慈(John Keats)的《希臘古甕頌》(Ode on a Grecian Urn)所寫,我們必須用眼睛去演奏,才能聽到那些為心靈吹奏的精神小曲,因為聽得到的旋律是甜美的,而那些聽不到的旋律則更甜更美。

    有些人也許會說,這些遠客是無聲的樂器,等待適合的音樂家來演奏它們。它們流露出無限寂靜,彷彿再次公開邀請我們每一位以一首獨特的樂章、一首屬於自己的歌曲去和應。我們也許會好奇,想知道它們能奏出怎樣的聲音,我們可以在哪裡、以及如何吹奏和把玩它們?它們輸出甚麼頻率的音波、人耳能否捕捉?正如約翰·濟慈(John Keats)的《希臘古甕頌》(Ode on a Grecian Urn)所寫,我們必須用眼睛去演奏,才能聽到那些為心靈吹奏的精神小曲,因為聽得到的旋律是甜美的,而那些聽不到的旋律則更甜更美。

  • 展覽現場,「驚鴻遠客 — 盧志榮雕塑作品展」,2022年4月30日至7月30日 © 季豐軒畫廊 2022
  • 儘管如此,很多人可能會從考古學的角度去看待這群天使遠客。學者們會在科學辯論中爭詏這些天使般的器物是否存在,即使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它們將來是否一定不會再次出現呢?有些人甚至可能推斷出這些完整的遠客遺骸將會來自未來,只是考古挖掘可以識別的這個未來正在從一個無限延伸到下一個無限。我們將不斷困惑地面對這種無縫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跨度中。 儘管如此,很多人可能會從考古學的角度去看待這群天使遠客。學者們會在科學辯論中爭詏這些天使般的器物是否存在,即使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它們將來是否一定不會再次出現呢?有些人甚至可能推斷出這些完整的遠客遺骸將會來自未來,只是考古挖掘可以識別的這個未來正在從一個無限延伸到下一個無限。我們將不斷困惑地面對這種無縫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跨度中。

    儘管如此,很多人可能會從考古學的角度去看待這群天使遠客。學者們會在科學辯論中爭詏這些天使般的器物是否存在,即使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它們將來是否一定不會再次出現呢?有些人甚至可能推斷出這些完整的遠客遺骸將會來自未來,只是考古挖掘可以識別的這個未來正在從一個無限延伸到下一個無限。我們將不斷困惑地面對這種無縫穿越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跨度中。

  • 我們所知道的這三個時間領域突然相融,並變得無法區分,無論我們如何費盡心思從它們的姿勢、構圖、材質或細節各個角度審視推敲,都徒勞無功。他們或不算是天使;他們擁有惡魔般的深思熟慮,一種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完美矛盾,來釋放我們有限的感知。他們希望我們思考我們存在的時空有多廣多寬,而不僅僅局限於GN-z11的天體和亞原子粒子的內核的兩極之間。他們希望我們放下時間的重擔,直至時間找不著我們,直至時間在永恆面前失去維度。 我們所知道的這三個時間領域突然相融,並變得無法區分,無論我們如何費盡心思從它們的姿勢、構圖、材質或細節各個角度審視推敲,都徒勞無功。他們或不算是天使;他們擁有惡魔般的深思熟慮,一種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完美矛盾,來釋放我們有限的感知。他們希望我們思考我們存在的時空有多廣多寬,而不僅僅局限於GN-z11的天體和亞原子粒子的內核的兩極之間。他們希望我們放下時間的重擔,直至時間找不著我們,直至時間在永恆面前失去維度。

    我們所知道的這三個時間領域突然相融,並變得無法區分,無論我們如何費盡心思從它們的姿勢、構圖、材質或細節各個角度審視推敲,都徒勞無功。他們或不算是天使;他們擁有惡魔般的深思熟慮,一種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完美矛盾,來釋放我們有限的感知。他們希望我們思考我們存在的時空有多廣多寬,而不僅僅局限於GN-z11的天體和亞原子粒子的內核的兩極之間。他們希望我們放下時間的重擔,直至時間找不著我們,直至時間在永恆面前失去維度。

  • 展覽現場,「驚鴻遠客 — 盧志榮雕塑作品展」,2022年4月30日至7月30日 © 季豐軒畫廊 2022
  • 關於藝術家 盧志榮為2015年「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得獎者,其豐富創作涵蓋建築、雕塑、室內和傢俱設計等領域。他一直以對理念的淨化、詩意的詮釋、細節的關注,備受意大利及國際設計界推崇。 盧志榮活躍於意大利設計領域近三十年。他創辦的 DIMENSIONE CHI WING LO 是在他密切監督下於意大利生產的傢俱品牌。2004-2006年,他曾任意大利著名傢俱名牌 GIORGETTI 藝術總監。2006年,他成為赴俄羅斯推廣意大利設計精髓的意大利設計代表團成員。其作品中的永恆性得到了國際廣泛關注與認可;時至今日,他的許多早期作品依然備受追捧和熱愛。 盧志榮在香港成長,於1988年以最佳論文獎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系碩士學位。他曾任教於紐約錫拉丘茲大學,是德國斯圖加特的索利突藝術學院的成員,經常在不同大學的設計論壇擔任主講和客座評論。他的創作領域綜合了藝術、建築、室內、傢俱等設計。作品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米蘭、雅典、倫敦、伊斯坦堡、杜拜、臺北、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等地。
    關於藝術家

    盧志榮為2015年「世界傑出華人設計師」得獎者,其豐富創作涵蓋建築、雕塑、室內和傢俱設計等領域。他一直以對理念的淨化、詩意的詮釋、細節的關注,備受意大利及國際設計界推崇。

     

    盧志榮活躍於意大利設計領域近三十年。他創辦的 DIMENSIONE CHI WING LO 是在他密切監督下於意大利生產的傢俱品牌。2004-2006年,他曾任意大利著名傢俱名牌 GIORGETTI 藝術總監。2006年,他成為赴俄羅斯推廣意大利設計精髓的意大利設計代表團成員。其作品中的永恆性得到了國際廣泛關注與認可;時至今日,他的許多早期作品依然備受追捧和熱愛。

     

    盧志榮在香港成長,於1988年以最佳論文獎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系碩士學位。他曾任教於紐約錫拉丘茲大學,是德國斯圖加特的索利突藝術學院的成員,經常在不同大學的設計論壇擔任主講和客座評論。他的創作領域綜合了藝術、建築、室內、傢俱等設計。作品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米蘭、雅典、倫敦、伊斯坦堡、杜拜、臺北、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