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相無邊 — 莫奈的啟示

2023年1月4日 - 4月18日
  • 展覽現場,色相無邊 — 莫奈的啟示,2023年1月4日至4月18日 © 季豐軒畫廊 2023
  • 色相無邊 — 莫奈的啟示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和印象派畫家打開了藝術史一個新篇章,為其後150年以至未來的風景畫家點燈引路,啟發他們不斷開拓想像,捕捉超越現實的不同世界。

     

    季豐軒很榮幸在今次展覽帶來一幅莫奈遷入吉維尼(Giverny)後的早年傑作 — 《牡丹》(Pivoines) (1887年作)。同場展品包括現代藝術家趙無極朱德群謝景蘭以及當代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莎拉・休斯(Shara Hughes)、姜明姬(Myonghi Kang)和齊亞德・達盧勒(Ziad Dalloul)的精選畫作。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們將這批不凡的畫作互相比較,從中領略莫奈遺澤其中一個足堪細賞的橫切面。

     

    季豐軒敬邀您一同踏上這趟從莫奈到現今的探索之旅,沿途畫作展現活力洋溢又寓意深遠的各式生命領域,盡除古今中外和內外世界之間的藩籬。

  • 「我孜孜不倦地打造我的花園,灌以無限感情。花是我此生永遠、永遠的所繫所依。吉維尼是我心歸處。」

    — 克勞德莫奈

  • 今次展覽的焦點是印象派之父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油畫《牡丹》(Pivoines,1887 年作),是他以自己在法國吉維尼(Giverny) 用心營造的花園為題材的最早期作品之一。這座花園是莫奈創作生涯後半段最重要的繪畫主題。

     

    《牡丹》是一個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一( 另外兩幅畫作分別藏於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Western Art〕和日內瓦藝術與歷史博物館〔Museum of Art and History〕)。畫中在吉維尼的諾曼地園當時正進行重新設計,鐵線蓮花架下,一簇簇牡丹開得正盛。看似抽象的平面空間,色彩繽紛而諧和,襯上為訪客免曬而設的三頂交疊稻草棚,使其成為畫的焦點。莫奈熱衷收藏日本木版畫,偏愛不對稱構圖與色彩平塗,遠多於傳統的線性透視,同時為了突顯作品的活力,用上淺色作底(代替風景畫常用的深底色),又放棄傳統的三維造型手法,保留著色調和筆觸的質感,不作稀釋。莫奈的畫作不再關注獨立於環境之外的物或事,甚至不再模仿自然,改為借助由光與色燃點出來的動態關係,集中他所有精力去捕捉「未知的現實」。

     

    展覽現場,色相無邊 — 莫奈的啟示,2023年1月4日至4月18日 © 季豐軒畫廊 2023

     

  • 為免被標籤為「中國畫家」,趙無極在到達巴黎早期刻意迴避中國傳統主題,只有1950 年代的「甲骨文時期」才涉及從中國古老文化取材。在1960 年代的「狂草時期」,他全心投入於一份「強烈的創作渴求」中,回應自己的心願,要「畫出那些看不見的東西、生命的氣息、風、動感、形相的生命、各種色彩的誕生和它們的融合」。《29.05 – 31.10.68》(1968 年作)為一幅傑作,盡顯藝術家這個時期創作路向的成熟面貌,既遙接莫奈對光線與氣氛的獨特處理手法,又非常著重天、海、風、火的氛圍特質。

     

    展覽現場,色相無邊 — 莫奈的啟示,2023年1月4日至4月18日 © 季豐軒畫廊 2023

     

    《01.04.86》(1986 年作)標誌著趙無極轉向更宏大壯麗的抽象風格。中國文人藝術的表現形式、律動、光線、空間和西方藝術的力量、色彩於此交匯融合。1980 年代中期,趙無極在巨幅畫布上呈現崇高、廣闊無垠的詩意空間,鋪陳片片純淨無瑕的色彩與寶石般的色調,土紅色塊、蒼翠的綠野與藍紫的天空毗連。他以顏料層層鋪疊出近似水墨的效果,配以結合西方油畫和中國傳統水墨的獨特技法,由此在畫面上釋放一股澄澈而饒富韻律的流暢感。這得歸功於他多年來在藝術探索與實驗上業精於勤。

     

    展覽現場,色相無邊 — 莫奈的啟示,2023年1月4日至4月18日 © 季豐軒畫廊 2023

  • 展覽現場,色相無邊 — 莫奈的啟示,2023年1月4日至4月18日 © 季豐軒畫廊 2023
  • 經過數十年的磨練,朱德群在《覺醒》(法語L’Éveil)(1989 年作)一作展示了他爐火純青的藝術表達功力,畫面捕捉著劈開黑暗的第一縷絢麗晨曦。一圈圈閃亮的黃、橙、綠刺穿了迷霧,清晰俐落得令人目眩 ,迎來一道崇高的精神能量。儘管畫中的地平線依稀不明,畫面上下兩半部的光線相互倒映對照,讓人聯想到在湖泊或河流上旭日初升的一刻,光線和色彩在水面不斷反映 、折射。得益於荷蘭
    油畫家林布蘭(Rembrandt)作品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光線處理手法,朱德群在1970 年代發展出明暗對比的戲劇化風格。

      
    展覽現場,色相無邊 — 莫奈的啟示,2023年1月4日至4月18日 © 季豐軒畫廊 2023
     

    謝景蘭和莫奈同樣無懼以嶄新的視覺形式去表達自己內心感受到的當世現實圖景,當初她之所以與第一任丈夫遷居巴黎,正因為受到了莫奈藝術的感召。如《遮蔽之月》(La lune estvoilée,1974 年作)一作所示,謝景蘭在抵法二十年後,重返自己的中國文化血脈,潛心研究宋代文人畫的精要,其視覺語言亦由沉鬱而澎湃的抽象構圖轉為滿注飄逸氣氛的山水,反映著她放下束縛的內心世界。

  • 展覽現場,色相無邊 — 莫奈的啟示,2023年1月4日至4月18日 © 季豐軒畫廊 2023
  • 霍克尼以「繪畫性」十足的塗抹調置玫瑰粉紅、紫藍和綠松,去構築出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的知名景點——花崗岩壁酋長岩(El Capitan)、新娘面紗瀑布(Bridalveil Fall)、半圓丘(HalfDome),以及地標隧道景點(Tunnel View)的巨大紅杉林,畫中冷暖色調層次分明,盡顯藝術家揮灑自如的筆觸。捨棄線性結構,霍克尼用上蒼淡黃和毛莨的顏色等不同腔調,造出帶活力而和諧一致的畫面,向莫奈捕捉光影折射所生稜鏡效果的努力致敬。

    大衛·霍克尼,優勝美地 I,2011 年10 月16 日2011年作,iPad 繪畫印刷紙本,裱於 Dibond 鋁板,197 x 177 厘米.  © 大衛·霍克尼工作室

    霍克尼以「繪畫性」十足的塗抹調置玫瑰粉紅、紫藍和綠松,去構築出美國加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Yosemite National Park)的知名景點——花崗岩壁酋長岩(El Capitan)、新娘面紗瀑布(Bridalveil Fall)、半圓丘(HalfDome),以及地標隧道景點(Tunnel View)的巨大紅杉林,畫中冷暖色調層次分明,盡顯藝術家揮灑自如的筆觸。捨棄線性結構,霍克尼用上蒼淡黃和毛莨的顏色等不同腔調,造出帶活力而和諧一致的畫面,向莫奈捕捉光影折射所生稜鏡效果的努力致敬。

  • 南韓畫家姜明姬以姿態抽象的筆觸和色彩作畫,捕捉大自然轉瞬即逝的美和無跡可尋的變化。 姜明姬現往返於都蘭(Touraine)鄉郊的農舍、蒙帕納斯(Montparnasse)的公寓和濟州島上橘樹環繞的工作室。她的藝術創作奠基於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例和她在都蘭的花園所種濟州的蘿蔔也是繪畫靈感。在《庭院 A》(La Cour A,2011 年作) 一作中,野蘿蔔獨特的鮮黃花在一片令人愉悅的天藍、玫瑰紅、葉綠和深酒紅色塊中熠熠奪目。

    姜明姬,庭院 A,2011年作,油彩布本,260 × 220厘米 © 姜明姬

    南韓畫家姜明姬以姿態抽象的筆觸和色彩作畫,捕捉大自然轉瞬即逝的美和無跡可尋的變化。

     

    姜明姬現往返於都蘭(Touraine)鄉郊的農舍、蒙帕納斯(Montparnasse)的公寓和濟州島上橘樹環繞的工作室。她的藝術創作奠基於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例和她在都蘭的花園所種濟州的蘿蔔也是繪畫靈感。在《庭院 A》(La Cour A,2011 年作) 一作中,野蘿蔔獨特的鮮黃花在一片令人愉悅的天藍、玫瑰紅、葉綠和深酒紅色塊中熠熠奪目。

  • 展覽現場,色相無邊 — 莫奈的啟示,2023年1月4日至4月18日 © 季豐軒畫廊 2023
  • 齊亞德·達盧勒,浮波宴,2022年作,油彩布本,100 x 100 厘米 © 齊亞德·達盧勒

     

    齊亞德. 達盧勒生於敘利亞南部的蘇韋達城,當地被一圈火山環繞,遍佈樹林與葡萄園。他與自然的親密關係在他心底從小種下,因而成為了他創作時核心藝術焦點之一,他很多情感豐沛的作品都是巴洛克式的自然讚歌。

     

    在達盧勒和莫奈的作品中,都見得到他們同樣對光線與色彩表達情感的功能有直覺的理解,能掌控自如地運用之。《浮波宴》(Meal on Water,2022 年作) 和《水色》(Water Field,2022年作)是明顯的例證,畫中韻調濃烈暗沉,讓人聯想到莫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火迫近吉維尼時所繪的《垂柳》,畫面盡是憂鬱動人之美。

  • 回顧而言,莫奈發現了時間和空間、光線和顏色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如何互動的秘密,隨之改變了繪畫創作的重心,成就前所未見的視像,更重要的是他示範了要展現這個世界的樣貌可以用不同手法,有著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繼續啟發著今天和明天的藝術家,奠定莫奈一代傳奇的地位。